驴行宁波

Version 2.1.8

宁波古道与驴行线路

海曙:南坑-商量岗环线

【方位】海曙区龙观乡龙溪村南坑

【线路】南坑-桔山脚-窑岩古道-窑岩凉亭-鹊岩头-商量岗-兰田-窑岩古道-南坑

【运动参数】全程10.6KM,累计爬高550M。

【风光典故】

1.南坑隶属龙溪村,村民主姓程、吴。吴氏先祖在清朝年间从奉化里村迁入,以烧炭为生,该村建在铜坑南边山岙水坑边,故名南坑。1995年,部分南坑村民移民到桓村和磻溪石跟水田交界处建立南坑新村。

2.窑岩座落在宁波四明山第二高峰奶部山(海拔925米)下,原是奉化兰峰村的一个自然村,原有10几戸人家40多人口,现已搬迁至兰峰村兰田或溪口镇。

窑岩的村名由来因后面一座山峰象鹞,叫鹞岩头,下有岩屋三间,共有面积20多平方,边还有两座山峰,分别叫观音岩和丫雀岩,因"鹞"字较难写,加上该地原有很多从黄岩,仙居来的烧炭人,炭窑也很多,所以在地图上标上窑岩的村名。60年代后,窑岩是个生产小队,为方便写法,把它写成校岩。

据老人口传,窑岩李姓太公是东岙搬上去的。东岙孟字辈太公有7兄弟,康字辈太公6兄弟,最小(第6个)兄弟搬到窑岩来住。住下的原因可能是灾荒或兵荒马乱时期,因窑岩地处偏僻,种点粮食生存不成问题,因此就住下来了。下传康、宁、载、钖、兴、朝、祚、友共8代。要是友字辈最大年纪的在世,现在也80多岁了。但东岙的家谱1966年"文革"初被烧,窑岩的家谱70年代被火连房屋一起烧掉,因此算不出正确的时间,可能是在淸道光或咸丰年间从东岙搬到窑岩,时间200年左右,估计比兰田早,因兰田村原四分之三以上田都属于窑岩。搬上时只有从东岙分来六分之一山林,后逐渐向上白等地人把周围的山买拢,到1955年入社,生产队时,四周约一半以上山是窑岩人。人口最多的是上世纪初,全村有90多人,人丁也很兴旺。村民多数姓李,只有一户姓应从王高岙搬来。到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,日本人侵略,山区贸易中断,加上土匪抢劫,烧屋,抽壮丁,抢女人,人被打死,饿死,无药医治病死,人口大大减少。解放初期。还剩40多人,而且老年者居多。

因窑岩地处三县交界,下2华里是鄞县(现属海曙),到桓村供销社约25华里左右。前面上2华里是奉化,到溪口供销社约20华里左右。后面翻山5华里是余姚。50年代初入供销社,全村人一致认为到鄞县桓村供销社方便,虽比溪口要远5华里,因挑山货顺脚力好使。后入社,三分之二的人喜欢奉化,但真正去鄞县的只有一户,土改时并入里村,56年后转入到兰田村。供销社关系直到1967年才转入到溪囗供销社。那时,窑岩也还热闹,窑岩四周有好多外地人山林,他们收化和管理都住在窑岩,还有竹子加工师傅(多数是棠云人)在原地加工竹制品赚点艺收入。到1966年后窰岩并入兰田生产小队。

改革开放后,人员大流动,窑岩交通不便,出门行走有困难,加上年轻的找不到对象,上世纪80年代开始,逐步搬迁到兰田、溪口等地,到90年代初基本搬光,原搬迁的户因木材紧张,把屋拆去可用,后搬迁的,木头也沒有人要,人的背工还是下面买点便宜,所以包括队屋都让它自然烂去。原可种土地和竹山也逐渐的变为薪炭林。

【参考轨迹】南坑-商量岗环线

更新日期: 2020-11-06

发布日期: 2020-11-06
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