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佳何:林家山古道
【方位】大佳何镇石门村外袁-大佳何镇和平村大岭头
【风光典故】
古道从外袁出发,向北经水孔头,到林家山,再向西北经六架尖到大岭头,与大岭头古道(也称柴溪古道)相连。古道是石门、林家山村民到象山海边的交通道。
石门村由里袁、外袁、岙潘等自然村组成,村委驻地外袁。外袁由里袁袁恭张(1397-1464)迁此定居,因地处里袁之外而称外袁。
石门袁氏的始迁祖系宋嘉定年间的谏议大夫袁伯璞,他当年来到这片山谷,看到当地山清水秀,就定居下来,将其繁衍成为村落。
林家山又名三份头,因传当地山上先有林姓居住而称林家山。后林姓衰落,清康熙年间上葛村民陆续上山,分别形成茶田湾、大园、庵址、下厂、林家山等五个居住点,总称林家山。又因当初由三户联合上山定居,亦称三份头。
岙潘地处群山包裹的山岙中,村子的祖上主要姓潘,故名。村子形成于何时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,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《岙潘宗谱》。根据宗谱所载,岙潘村的潘珣公是某地邑令(县令),因为膝下无子,于是招宁海县城银杏树村的郭希渊为婿。郭希渊为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人、天台青石桥郭良甲公后裔。他入赘潘家后改姓潘。
入赘改姓是中国大部分地方的传统,不少赘婿都会在老丈人去世后,或者自己百年之后,让子孙改回本姓。岙潘村的希渊公没有这样做,而是延续了潘姓的传承。但是他又不想忘了自己的父家本姓,于是定了一个家规,活着时姓潘不变,死后改为郭姓祭祀,子孙不得违逆。于是,岙潘村就有了“生潘死郭”的做法和传承。基于此,岙番村只有郭氏宗祠,而没有潘氏宗祠。郭氏宗祠的对面有一棵近130年的古樟树,树下有一幢粉墙黛瓦的房子,现在被辟为郭氏文化纪念馆。
岙潘村口是一处河湾,是村子最美丽的地方。河湾及河畔有石门村牌、古树群、卵石广场、多彩菜园、休闲廊亭、古庙和观景台。
古道保存条件尚好,外袁-里岙山塘基本为石阶道,而后林家山附近被机耕路截断,靠大岭头部分基本为山间土路。全长约5Km,爬高约380m。
【参考轨迹】林家山古道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