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岙:大岭头古道
【方位】奉化区松岙镇山下村-鄞州区童村村童夹岙(鄞奉凉亭)
【风光典故】
1.大岭头古道(奉化运动协会称为大岭古道)位于松岙东北边,穿过松岙老街,过福庆桥,经山下村后的大石坑水库,才算正式踏上大岭头古道。古道全长约3公里,尽头名叫岭头村。岭头原有2个小村,相距0.5公里。岭南边小村叫大岭头,原有十几户人家,村民姓沙或姓俞,属奉化地界。1956年,该村遭受强台风袭击,村民移居到山下、王家畈等村。岭北边小村叫麦水鵁,村中有近百户人家,属鄞州地界。
古道由鹅卵石铺面。古道中下段从大石坑溪谷深沟险壑旁通过,原始风貌依旧,有龙光尖、黄龙岗、响水岩瀑布等景点。推测古道形成于元明间。
这条古道是旧时松岙对外的一条重要商贸古道,松岙与鄞州塘溪两地的集市贸易往来频繁。松岙以农历每月初二、初七日为集市日,塘溪则在农历初三、初八日。松岙当地有句俗话,赶三、八塘头街市,塘头街就是塘溪的俗称。每逢塘头街市,松岙行贩(做海鲜生意者)半夜三更就挑着海鲜、鱼鲞等到塘头街去赶市,落小海的村民带着沙蟹、海螺等海货,农户则挑上松岙特产杨梅、橘子去卖,还有外地摊贩在农历初一、初六日赶完裘村市后,到松岙赶二、七市,接着三、八赶塘头街市,大岭头古道上商货往来,热闹频多,是促进松岙贸易及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古道沿途茂竹修林,景色迷人,卵石路起伏不大,陡坡无几,常遇山石幢幢,耳听溪流淙淙,一路上有龙光尖的龙光奇云、黄龙岗的黄龙夕照、响水岩瀑布等胜景,引人遐思,乐而忘返。
古道在奉化段长约1.28公里,鹅卵石铺面,宽约2米,古道中下段从大石坑溪谷深沟险壑旁通过,原始风貌依旧,据初步推测古道形成于元、明时期。主要功能是通行。
2.山下村由山下、王家畈、拜佛山等自然村组成,村委驻地山下。清光绪末年属忠义乡二十三都二图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)属莼湖区忠义七乡。1950—1955 年属莼湖区松溪乡。1956年属松岙乡。1958年属裘村公社松岙管理区。1961年管理区升公社,为松岙公社山下大以。1983年政社分设,为松岙乡山下行政村。2001年松岙建镇,属松岙镇。
山下自然村在光绪《忠义乡志•村族》作山下李。村在龙光尖山下,又以李姓为主,故称山下李。1950年改称山下村,沿袋至今。“李姓祖文镜、文辉迁自松岙海沿。2007年8月建滩坑水库,景宁县大顺乡长汀村5户19人移民山下村。
王家畈自然村在光绪《忠义乡志•村族》记载:“王家畈,凤凰山阳。《浙江奥图》作王村。姓氏以王姓为主姓。今由山下丁、卓两姓迁居此地。”
拜佛山自然村村内有座小山,形似拜佛,故称拜佛山,村以此得名。村内原有王姓居住,其祖疑似松岙村王姓迁居。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四五户。以烧砖瓦为生,今村北似有土窑在。1958年“大跃进”后,砖瓦生意萧条,住户尽迁海沿、街横,而后又辗转返至该地。
【参考轨迹】大岭头古道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