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堰:董家岭古道
【方位】大堰镇董家村-大堰镇下旺村
【风光典故】
1.也称黄古岭古道。古道始建于清代,长约1.5公里,路面宽约1.5米。古道用石块铺成。两边为竹林和梯田,平级和陡峭相问,途中有亭一座。古时用于商贸运输和通行,保存条件一般。
2.下旺村村委会驻下旺,以驻地命名。辖下旺、下陈底2个自然村。
下旺自然村沿横溪岗溪东、西两岸山坡而建。村民以鲍姓为主,另有张、王、竺、傅、严、俞、陈等姓。鲍氏明崇祯年间(1628—1644)由大公岙徙居至此,初为管理山林,清咸丰(公元1851——1861年)年间又迁自宦墈村,至今传至第七世;张姓祖清咸丰末年迁自宁海县柘坑,至今已传至第六世。据传,王姓祖在此定居最早,因又处在横溪岗溪下游,故命村下王,后为祝愿人丁兴旺,改称下旺,现王姓人数较少。光绪《奉化县志·建置下》该村作“下王”,又同志《乡都》作“东遮山”。
下陈底自然村西与石井前山村(已废)相邻。村民李姓,祖于清成丰同(1851-1861)自李家石井前山迁此。原名田厂,建村后改今名。
董家岭原属下旺行政村。村在董家岭边,故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1),董姓由童家迁此。1983年时尚有住户2户,5人。1996年高山移民迁居下旺村。
3.董家村四面高山重叠,县溪第一尖山发源,曲折流经该村。村在两山峽谷之间。县溪自南向北将村落一分为二。村沿溪呈狭长形分布。溪西岸为村落主要聚居地。濒溪道路为主干道,一条条巷弄与之垂直相交,形成梳子状的村落街巷布局。
古称中心岙。明永乐二十年(1422)之前,有陈家、柴家、沈家三姓居住。今以童姓居多。先祖姶居潞州(今山西长治县)董河村,庆云公卜居大堰后畈,复迁中心岙定居,为童李童氏始祖。村内据传有200多年古井一口。另有一株300多年苦槠立于村旁。村北有一单孔石桥“枫潭桥”,题额为台湾“书法界导师”、乡人董开章(1909一1998)先生。“枫潭秋月“为村上风景。村中民居阊门、道地等建筑群众多且保存完整。董家村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。
【参考轨迹】董家岭古道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