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行宁波

Version 2.1.8

宁波古道与驴行线路

泗洲头:灵岩岭古道*

【方位】泗洲头镇峙后村下峙后-泗洲头镇峙前村

【风光典故】

灵岩岭因岭道经灵岩山,以山得名。《象山县交通志》载:灵岩岭,北起泗洲头镇峙后村下峙后,南达泗洲头镇峙前村,全长2300米,岭高210米,弹石路,有2亭。

有资料称该古道为“灵岩山古道”。古道是古时三门湾南海岸人们通商、通行、文化交流及军事要道。据志书记载,三国袁术后裔袁卫在唐代从河南汝阳迁屋到宁海鉴桥,其后于元末明初,袁千二、千四兄弟及陈氏迁至灵岩山北麓今峙后建村,不久之后便有了这条古道,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。古道跨灵岩山麓连绵起伏十公里。

明万历年间,黄氏亦迁居灵岩山南麓今峙前,延绵不绝,开发宝山。南宋宝庆《四明志》即有灵岩建寺的记载,并云“郑仁宽、廉布、吴说尝有题咏,今皆不传”。明嘉靖《宁波府志》载:“上有一石如香炉,内有云气,如烟如雨。”《大清一统志》记:“灵岩山,岩石奇怪,极具天巧,有瀑布倒流百余丈。”清乾隆、道光县志皆称此岩为香炉岩,内有气,如烟如雨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,僧智滔于山南麓结庐建灵岩禅寺。熙宁元年(1068),加赐“寿圣”二字。南宋绍兴三十二年(1162),改赐“灵岩广福院”额,后屡修屡圮,今部分寺舍尚存,为旧象山十八寺院之一。

宋有《灵岩寺碑》,据南宋宝庆《四明志》载:“太平兴国二年,僧智滔建寺,进士俞让记。”今残碑尚存。

相传元末朱元璋折兵逃至寺内避难,得灵岩仙气,终成大业。遂拨银修葺,封为“天下第二寺”,并立一碑,名“长生碑”。山顶有灵静庵、灵云庵、延寿阁,清光绪间重建,凭岩构筑,古朴清幽。另有倒流庵,亦名水月庵,在峙前倒流岩上。寺庵香火颇盛,每逢九月初九,善男信女不绝于途,文人墨客登览赋诗,传咏不衰。

南韭山自古被视作“象山第一门户”,由火山凝灰岩构成,一路看去如锦似画。四下海湾多金色沙滩,水碧天蓝。山头时有云雾飘缈,登高望远,帆影鸥姿两相伴,游云浪花互辉映,宛若海上仙岛。如今,岛上并无秦时踪迹,在里塘湾石壁上却有东晋石刻:“东南半壁,一麋一鹿,东晋十二年,宁绍把将欧。”《象山县志》载:“韭山摩崖石刻,在韭山南平岩上,字大五六分至寸许,近被海沙拥塞,止得千余字可见,而不解识为何时所刻。”现实地踏勘,这块石刻已被毁没,仅在燥谷仓一山的洞口石壁上刻有“仙岩”两字,内石壁上刻有“逸仙洞”。

“仙岩”高约50余米,由南北两大块花岗质巨岩构成,岩壁之下是浅海沙滩,沙滩里侧岩壁处即为“逸仙洞”入口,呈三角形,高约6米,下宽4米左右。进入洞口,里面豁然开朗。因为洞顶上方有一“天窗”,阳光直射洞底,洞内尚显明亮,可容纳数十人。四周洞壁如刀削一般,均有四五十米高度,上面爬满各种藤蔓。仰望洞顶“天窗”,周边长有柴草,阳光照射在洞底上,星星点点,摇曳不停。北侧洞壁有一个黑森森的小岩洞,深不见底,寒气袭人,一道涓涓细流顺壁而下。东侧岩壁上,有古人所凿“逸仙洞”3个大字,虽因年代久远,已经模糊,但其痕迹尚可辨读。历史上,徐福隐迹象山蓬莱观,算得上是一个逸仙。

峙前村多黄姓。孙姓定居早,现元。明万历间,黄姓由马岙迁入。因处灵岩山南麓,故名住前,方言“住”与“峙”谐音,民国时写作峙前。

古道在北麓很多地方已被水泥硬化,留存古道全长约2.3Km,爬高约240m。

【参考轨迹】灵岩岭古道

更新日期: 2022-03-12

发布日期: 2022-03-12
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