爵溪:前岙岭古道
【方位】爵溪街道前岙村-爵溪街道龙溪社区郑脚盆
【风光典故】
岭以前岙村得名。现大部分被丹爵公路覆盖,公路隧道顶有留存古道约1800米,岭顶海拔113.2米,有3亭。
前岙岭一岭双名,爵溪人称前岙岭,前岙人称爵溪岭。出西门南行越岭即前岙村始为平路。南越里岭头达赤坎村、游仙寨、梅岙,越外岭头可达下余、海塘,北通桥头林、大碶头、南庄,可达县城或九顷至蟹钳液、石浦。
道光十九年(1839)里人捐修岭道。岭顶有凉亭,殿堂式,亭后有庵,名福田庵。同治十三年(1874),里人孙风林、谢启盛、密福寿等募建。岭南山半旧有亭,名欢喜,行人自下而上见此为已达岭顶,好不欢喜,故名。然至此亭,见岭上有岭,空欢喜,今亭废。岭南、北山脚各有亭一,皆穿廊式。南称积善亭,在前岙村东,民国5年(1916),里人翁有禄捐建。岭北山脚,旧有亭,在今隧道北口附近,亭后建庵,名里上庵,常有人在此上吊轻生,且亭处山之阴,较暗,行人胆寒,夜尤甚。民国 27年(1938),里人郑悦来等拆迁郑家盘,是为新凉亭。1976年建成丹爵公路,在岭上交叉而过,1991年隧道砼路面建成,旧公路废,古道犹存。
前岙村三面环山,呈喇叭形状,两旁楼房林立。走进村区,路溪伴随,多桥连接,水流潺潺,清澈见底。古时前岙虽处偏隅,却是纵横相交的交通要道。循着村南老路,前面看见一座老路廊——积善亭,3间穿廊,内撑木架,外砌砖墙,古色古香。角落有块旧石碑,传说该亭为清代善心人士捐建。多年来村民视亭如宝,精心维护。
积善亭是前岙岭古道南原起点,往东北拾级登攀,山路陡峭,岭高113米,岭头有座福庵亭供人休憩,东北面山下即是爵溪和大海。岭道全长1800米,过去是爵溪西连丹城的主要通道。1976年,沿村北山腰东延的老丹爵线开通后,翻岭人员逐渐减少,1991年,前岙岭隧道凿通,岭路自然废弃。
古道整体保存条件尚可,现岭道南被公路破坏,入口处在离隧道口不远处,刚上岭道时条件较差,需要沿靠公路的痕迹行走,过一段后才能看到古道原弹石基础,此后弹石一直保持到近岭顶,近岭顶被一片菜地破坏,但路迹尚在。岭北原古道已被改造成水泥台阶游步道,入口处在爵溪大庙公路边。留存部分全长约2.1Km,爬高约110m。
【参考轨迹】前岙岭古道
作者: 一壶浊酒